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社活动
清源学社“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之“数字化医疗管理”研讨会在浙大管理学院顺利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2 点击数:158


        9月21日上午9:00,由浙江大学清源学社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青椒会协办的“数字化医疗管理”研讨会在管理学院A523会议室正式开始。会议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管理学院的4位青年老师围绕数字化医疗管理议题分享其研究成果。会议由清源学社副社长、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政老师主持。

        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原老师、副院长杨翼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欢迎辞。杨院长强调了交叉学科研究尤其是医疗管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管理学院大力支持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青年学者相互交流并开展合作研究。朱书记做总结致辞,他代表学院感谢嘉宾的到来,并期许未来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分享交流活动。



        接下来,研讨会进入主题报告环节。首先,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百人计划研究员崔逸凡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报告题目为“Estimating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s with Right-Censored Data via Causal Survival Forests”。崔老师的研究结合最了新的机器学习技术,从因果推断角度分析了医疗手段介入(如用药、检查等)对于病人存活时长和存活率的影响。从方法上,该研究采用因果随机森林的机器学习算法,利用右删失的数据给出了对于病人受限平均存活时长差异的估计。该研究还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并实例计算角度展示了该算法能够给出了更优的估计结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百人计划研究员李思悦老师分享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报告题目为“全球复苏之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时间中的社会支持与预防行为”。在新冠疫情初期发展的背景下,李老师聚焦美国社会个人网络使用、线上社会支持与危机应对,基于扩展的并行处理模型、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等模型与理论提出假设,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完成分析,结论表明美国民众对于疫情的易感性有乐观的偏差估计,而对于患病的严重性有显著的感知及应对。在此基础上,李老师比较了中美文化差异,面对公共健康危机时这样的文化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与预防行为。李老师的研究在疫情背景下对全球复苏给出了传播学建议: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健康干预,同时设计健康促进信息要考虑文化敏感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百人计划研究员杨杰老师带来了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al Text Analysis”的分享。杨老师介绍了传统的临床非结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自己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研究来进一步发掘临床诊断、医院报告等海量的自由文本数据特征。杨老师从黑色素瘤患者病理学数据库、医院内部过敏报告深度学习模型和社交平台新冠数据处理三个例子分享了他的技术创新与工具开发,同时介绍了领域内的机遇与挑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百人计划研究员(也是本次会议主持人)张政老师最后做了分享,题目为“Helping the Captive Audience: Advance Notice of Diagnostic Service for Hospital Inpatients”。在现有的医院运营环境中,门诊病人、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三类人群使用医疗资源、接受医疗服务并不平衡,而针对被“限制”的住院病人,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提前告知的策略,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模,通过假设与数学证明,解决了一个复杂的两阶段动态决策调度问题,并从实例研究角度说明了该策略能够显著提高诊疗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和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研讨会第三个环节为圆桌讨论。主讲嘉宾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合作研究兴趣。文学院陈洁老师、管理学院王颂老师、胡琼晶老师、盛峰老师、宋昊天老师等也参与了讨论,并分别介绍了自己相关的研究工作,为之后开展合作研究做好铺垫。本次研讨会还吸引了20多名不同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会。中午12点,在与会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会议圆满结束。